□安燕玲
越来越多的父母已经意识到孩子未来的竞争力,更多是取决于智商之外的其他因素,而“社交商”是其中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之一。
《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商》这本书并没有从抽象的理论层面来论述关于“社交商”的概念,而是为每个父母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套非常具有操作性的方法,来帮助孩子学习如何在家庭、幼儿园、学校、社区中,与他人进行友好的交往和互动。例如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当中,总会遇到“适应新环境”的问题,当孩子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时,需要有意识地教导他先学会观察,尽量多听、多看,寻找友善的面孔,用自然而友好的方式融入到一个新的集体当中,并且在与他人互动的时候,学习留意自己的言行,不要去轻易冒犯别人。
《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商》给家长和老师提供了一套非常细致的分析指导,例如:本书会告诉你,在通常情况下,一群孩子当中处于边缘地位的小孩比较友好,而处于领袖地位的孩子往往表现得不会太友好。如果孩子告诉你他没有朋友,每个人都嘲笑他、排挤他,那你就要试着帮助他把社交的范围缩小。其实,也许只有几个孩子对他不友好,那么孩子就可能感觉整个世界都在和他作对。在具体操作方面,建议你把班里同学的名单列出来,找出对孩子表示友好的同学,然后,帮助他把这个孩子当成可以发展友谊的同伴。鼓励孩子通过主动交谈,寻找共同感兴趣的事情,建立友谊。孩子在应对真实生活中所发生的情况之前,可以在家里通过“角色扮演”的方式来练习加入朋友当中的社交技巧,让孩子从父母那里得到积极正面的反馈。提醒家长注意的是,在和孩子进行“角色扮演”的时候,专注于那些引起麻烦的场景,然后提出解决办法。
再比如,孩子在学校遇到嘲笑或“欺负”时,应该让孩子明白其他小朋友的行为大部分都属于善意的。特别是对于男孩,“嘲笑”只是口头上的争论,是竞争的一种形式而已。如果孩子对善意的嘲笑反应过度,比如:哭闹、发牢骚、乱发脾气、大喊大叫,或者动手打人,首先要帮助孩子理解:多数的嘲笑是善意、没有伤害性的。如果孩子能轻松地看待嘲笑,那么“嘲笑者”就会转移目标,去嘲笑把事情看得更严重的孩子。帮助孩子区分嘲笑的不同类型,会减轻嘲笑带来的影响。书中列出了一些清单,讨论不同类型的嘲笑应该用什么方式来应对,操作非常简单,但是效果却很显著。
另外,关于如何帮助孩子学会解决冲突、面对各种压力、管理自己的情绪等方面,给出了简单实用的操作方法和练习。在书中,这些方法都用简洁的漫画形式呈现出来,让读者很容易了解其中的要点。
更难能可贵的是,《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交商》所提供的方法背后,是对“社交商”的正确解读。它强调培养孩子的社交商,并不是鼓励父母将孩子培养成为同伴中的“小明星”,或者让孩子从小就变得八面玲珑,为迎合他人,刻意做出讨人喜欢的事。而是帮助孩子从小学会如何用恰当的言语和行动,来与同伴相处。一个真正具有高“社交商”的孩子,拥有较高的自尊,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想法,同时也容易与人相处,懂得顺应大局,并会用武力之外的方法解决冲突。
孩子所面临的未来社会,越来越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连接。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,学会处理冲突和压力,将会让你的孩子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,活出精彩的人生!